青岛地区重大危险源检测政府规定全文最新版(青岛危险废物监管平台)

本文目录一览: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源头管控,主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加强规划设计安全评估 ,将安全风险管控、职业病防治纳入各类规划中,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 科学规划城乡安全保障布局,制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综合保障措施 。 严把工程管线设施规划设计安全关 ,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

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安全评估。因规划设计把关不严,造成严重后果,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如山东省青岛市“1122 ”输油管道泄露爆炸事故 ,暴露出一些地区在规划和管线设计中存在隐患和风险。

各地区要制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综合保障措施,严格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科学设定安全防护距离、紧急避难场所和应急救援能力布局。要高度重视周边环境与安全生产的相互影响,加快实施人口密集区域的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仓储场所安全搬迁工程 。新建化工企业必须进入化工园区。

太原长途汽车站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加强源头安全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强化车辆安全检查 每日安检:所有运营车辆每天均需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 ,确保车辆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安全标准。双司机制度:每辆车配备两名司机,轮流驾驶,有效杜绝疲劳驾驶现象 ,保障行车安全 。

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包括: 总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经验,固化有效的制度和工作措施,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克服对安全风险的畏难情绪,补齐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方面的短板,并在依法行政、精准执法 、严格执法上下功夫 。

关口前移 安全生产工作需将风险防范和隐患治理的关口前移 ,即在事故发生之前,提前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避免事故的发生。这意味着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我国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壹〗、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提供了技术基础 ,《安全生产法》等法律 、法规和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

〖贰〗 、为了保障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监控实施要求。例如,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政府部门应完善监督检查制度 ,加强事故应急处置等。重大危险源监控的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重大危险源监控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 。

〖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登记建档 、定期检测监控、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这是制度的基础,企业需要识别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源 ,并对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决定后续的管理措施和风险控制策略。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的规定,氢氟酸的质量分数为49% ,属于危险化学品 。 在确定氢氟酸的临界量时,需要参考《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中氢氟酸的分类,以及其急毒性数据。

号文没有失效 ,目前该文在国家安监总局的网站上还能下载到,《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只是针对危险化学品进行辨识的依据,而对于场所和设施必须按照56号文的附件1规定的条件进行辨识 ,两者辨识的内容不同 ,不能取代。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可以对燃料油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判断 。燃料油的闪点通常较高,一般超过60℃。因此 ,按照该标准中的规定,闪点在23℃至61℃之间的易燃液体的临界量为5000吨(T),而闪点超过61℃的易燃液体则不被纳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范畴。

依据GB18218-2009中国国家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明确指出可燃性危险化学品,如乙醇,属于危险源范畴 。欧盟(EU)也设有相关分类系统 ,其中包括危险物质的分类标准 。在欧盟分类中,可燃性化学品被归类为F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