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壹〗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
- 〖贰〗、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什么
- 〖叁〗、重大危险源确定原则和依据
- 〖肆〗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 〖伍〗、水利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多久上报一次
- 〖陆〗、哪些单位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
《安全生产法》第九条规定 ,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主管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的直属机构,依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D选项符合题意。
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 、燃烧和爆炸特性基础上 ,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即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就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潜在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首先要划分评价单元,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生产单元以切断阀为分隔界限划分;储存单元中 ,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仓库以独立库房为界。
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的地理位置,如是否靠近居民区、水源地等敏感区域,也是辨识重大危险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 、风速等 ,可能影响危险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加其成为重大危险源的风险。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和数量。重大危险源指的是长期或临时生产 、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的单元 ,这些单元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单元指的是一个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者属于同一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米的几个装置 、设施或场所 。控制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什么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如下: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答案】:D 【精析】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 ,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和依据主要基于R值的计算和综合评估。原则: 基于R值分级:根据计算得出的R值,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划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R值范围 ,以确保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采取相应措施。
重大危险源确定原则和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原则和依据主要基于R值的计算和综合评估 。原则: 基于R值分级:根据计算得出的R值,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划分为四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R值范围,以确保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采取相应措施。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原则和依据是通过计算R值来判断的。R值的大小决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级别 。
监管原则: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实行属地监管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实施安全监督管理。
根据R值的大小,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可以被划分为四个级别:一级重大危险源的R值需达到或超过100;二级重大危险源的R值在100到50之间;三级重大危险源的R值在50到10之间;四级重大危险源的R值则低于10。这样的分级有助于确保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稳定 。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如下:一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 ,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需综合考虑危险性和数量因素 。重大危险源按照其危险程度 ,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级 、二级、三级、四级。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
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认定的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某些特定的设施 、设备或操作可能被直接认定为重大危险源。此外,行业标准认定的事故征候及以上情况也应被视为重大危险源 。
判定标准:当厂区边界外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00人时 ,校正系数α取值为0。当人数在50至99人之间时,α取值为5。人数在30至49人之间时,α取值为2 。人数在1至29人之间时,α取值为0。若人数为0人 ,则α取值为0.5。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标准如下: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
法律主观:根据最新标准,重大危险源的判定级别如下: 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的危险源。 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10至29人死亡的危险源。 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3至9人死亡的危险源。 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1至2人死亡的危险源 。
水利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多久上报一次
水利在建工程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现,应尽快上报。分析说明: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登记建档,并进行定期的检测、评估、监控。这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法律要求 。
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安全检查: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通过检查发现并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查找机制:水利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危险源辨识制度 ,全面辨识并划分级别,建立清单,定期动态更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健全重大危险源信息审核和报告机制 。
爆破作业:爆破作业危险源主要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爆破作业 ,如岩石爆破 、拆除爆破等。这类危险源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确保爆破作业的安全进行。按风险等级划分 重大危险源:指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危险源 。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标准,审批重大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负责解决施工中疑难问题,从技术措施上保证安全生产;负责各在建项目工程防汛、防坍塌、滑坡等专业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和监督管理,掌握其分布状况和变化情况 ,督促 、检查和指导控制措施的落实。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做好管辖范围内需录入信息系统的水利工程核对调整工作,2022年6月底前报水利厅备案后纳入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组织管辖范围内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做好重大危险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备案 ,2022年6月底前完成信息系统应急管理信息初次填报有关工作。
哪些单位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
需要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的单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涉及特定设施或场所的单位存在储罐区(储罐)、库区(库) 、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 、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尾矿库等设施或场所的单位,需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 。
不是。大危险源的申报类别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煤矿(井工开采);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和尾矿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如严重损害人体健康或者导致财产重大损失的压力容器 、储罐等 。
施工总承包单位是负责识别、记录并上报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责任方。时间节点:工程开工前,即在正式开始施工活动之前 ,施工总承包单位需要完成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记录,并将相关清单提交备案。备案内容:经审核的《施工重大危险源记录清单》 。
单元理解:在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中,“单元”指的是具体的场所或设施,如化工厂 、矿井、烟花爆竹仓库等 ,这些单位是危险物品管理的重点对象。临界量标准:临界量是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和潜在危害程度设定的定量指标。